解决方案

提供满足和超越用户期望的高品质产品和终级解决方案,我们对用户的承诺从理解用户的需求开始,按需定制,高效运作。

典型客户

林频产品广泛应用于航天军工、科研机构、质检单位、高等院校、汽车行业、机械电子、电力通讯、能源化工等行业。

关于林频

专业的环境试验设备制造商和可靠性环境试验解决方案综合服务商。

林频文化

林频精神 诚信 创新 严谨 团结

人力资源

人才标准:有德 有才 有目标
用人理念:关爱 和谐 尊重 提升
人才培训:以目标选人才,不以成

  败论英雄

社会责任

作为社会大家庭中的一员,我们不仅仅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,多年来更积极投身各类社会公益事业,持续促进社会和谐发展。

恒温恒湿试验箱温度过冲应急预案

时间: 2025-10-31 16:59 来源: 林频仪器
 
为规范恒温恒湿试验箱在研发、生产及第三方检测场景下出现“温度过冲”时的应急响应,最大限度保障试验连续性、数据可追溯性及设备安全性,特制定本预案。适用于配备 PID 或 MPC 控制算法、温度范围 −70 ℃~+180 ℃、湿度 10 %RH~98 %RH 的 LHS/LRHS 系列试验箱,亦可供其它品牌类似容积(100 L~1 000 L)设备参考。

恒温恒湿试验箱可应用于化学行业试验测试
恒温恒湿试验箱可应用于化学行业试验测试
 
二、术语与判定基准
2.1 温度过冲(Temperature Overshoot)
指实测温度首次超过设定值(SV)后,峰值与 SV 之差 ΔT。
 
2.2 允许区(Allowable Zone)
依据 GB/T 10586-2006 及客户企标,划分如下:
a) 低温段(−70 ℃~0 ℃):ΔT ≤ 1 ℃;
b) 常温段(0 ℃~100 ℃):ΔT ≤ 2 ℃;
c) 高温段(>100 ℃):ΔT ≤ 2 %×SV(例如 150 ℃ 允许 3 ℃)。
 
2.3 风险等级
一级(绿):ΔT 在允许区内;
二级(黄):ΔT 略超允许区,但 60 s 内回落;
三级(红):ΔT 超允许区且持续>60 s,或峰值>SV+5 ℃。
 
三、应急组织与职责
3.1 现场操作员(OP)
负责实时监盘、初判风险等级、执行第一级处置并记录。
 
3.2 设备管理员(MA)
负责二级处置、参数备份、硬件排查及校准安排。
 
3.3 实验室主管(LP)
负责三级处置决策、试验暂停/终止、客户沟通及事件关闭。
 
3.4 厂端技术支持(Vendor)
提供远程诊断、固件升级、传感器更换及 8 h 到场承诺。
 
四、应急流程(T+0 为报警触发时刻)
T+0 min OP 发现声光报警→查看 HMI 曲线→判定风险等级
 
一级(绿)
继续试验,标记 OOS(Out of Spec)点,邮件通知 MA
 
二级(黄)
 OP 立即启动“强制冷却”软按钮,手动开启压缩机与旁通阀
 若 2 min 内未回落,OP 降设定值 2 ℃,继续观察
 MA 收到短信,远程登录云屏,备份趋势图
 
三级(红)
 OP 按下急停 → 切断加热 SSR → 启动排风 → 张贴“暂停”标识
 LP 启动《试验中断管理程序》,保存 U 盘原始记录
 MA 检查固态继电器、风机、Pt100 及风道,30 min 内出具初判报告
 若硬件无故障,执行“PID 再整定”脚本;若硬件故障,Vendor 8 h 到场更换
 
五、关键技术处置要点
5.1 PID 参数快速再整定
采用 Z-N 临界比例法:
① 将 PID 设为 P 模式,逐步增大 Kp 至等幅振荡,记录 Tu(振荡周期);
② 按 Kp=0.45Ku,Ti=0.85Tu,Td=0.13Tu 写入;
③ 启用“分段 PID”——升温段放宽微分,恒温段加强积分,过冲概率下降 70 %。
 
5.2 双冗余控温策略
主控 Pt100 故障瞬间,系统自动切换至副控热电偶,并限制加热占空比≤30 %,避免二度过冲。
 
5.3 提前量预冷/预热
对设定值>85 ℃ 的试验,算法在距 SV 5 ℃ 时提前关闭加热,利用惯性“滑入”目标,实测 ΔT 由 3.2 ℃ 降至 1.1 ℃。
 
5.4 固态继电器(SSR)粘连检测
通过电流互感器实时监测加热回路,若 SSR 关断指令下发后电流仍>0.5 A,判定为粘连,0.2 s 内触发二级断路器,硬件级切断。
 
六、校正与确认
6.1 空载验证
处置完毕后,按“25 ℃→85 ℃→25 ℃”做三循环,记录 ΔT。若三次均处于一级区间,判定通过。
 
6.2 满载验证
放入最大热容样品(铝 20 kg),重复上述循环,ΔT 仍≤1.5 ℃,方可恢复正式试验。
 
6.3 计量追溯
若更换 Pt100 或控制板,须用 Fl754 多功能校准器进行 0 ℃、100 ℃ 两点校准,出具 CNAS 认可证书,存档≥5 年。
 
七、记录与改进
所有报警截图、曲线、处置记录于 24 h 内上传 LIMS;每月由质量部组织 MRB 会议,对过冲事件进行趋势分析,更新《PID 库》与《风险清单》,实现持续改进。
 
八、培训与演练
新设备交付后,厂端提供 2 h 现场培训及 1 次模拟演练;每半年实验室自行组织一次“红色过冲”盲演,确保操作员能在 120 s 内完成急停—保存—报警全流程。
 
温度过冲并非偶发,其背后是算法、硬件、工况三者耦合的结果。通过“风险分级—快速处置—闭环校正”三级体系,可将过冲导致的不良率由 1.2 % 降至 0.1 % 以下。上海林频仪器股份有限公司全系恒温恒湿试验箱已标配“过冲预警模块”与“云端 PID 自学习”功能,并承诺终身免费升级控制算法。欢迎广大用户来厂进行实物演示与深度验证,我们将持续为环试行业提供高可靠、高可溯、高智能的解决方案。